李白的一生,是短暫的,61歲就走了;李白的一生,是瀟灑的,自由自在、無拘無束,仗劍走天涯;李白的一生,是浪漫的,由無數浪漫詩作堆砌而成,活出了自己放蕩不羈;李白的一生,是苦難的,一直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,還多次惹上麻煩;李白的一生,是單純的,單純的就如那月光下清澈的湖水,清澈見底且不沾染些許雜陳。
李白,是我們的詩仙,大唐有了他才是真正的盛唐。「酒入豪腸,七分釀成了月光,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,繡口一吐,就半個盛唐」是對李白的真實評價。
我們都想成為李白,成為那江湖中「十步沙一人,千里不留行」的俠客,成為那「舉杯邀明月,對飲成三人」的陪客,成為那「玳瑁筵中懷里醉,芙蓉賬底奈君何!」的酒客……
宋代文學家、政治家王安石曾說李白的詩歌,十句里有九句寫的都是關于女人的。當然,詩人大多都是風流的,更何況詩仙李白了。
少年的李白初下江南,晚上來到了青樓,看著燈紅酒綠、熱鬧非凡的景象,便沉迷其中,無法自拔。雪花問柳、紙醉金迷,是大多數男人愛做的事,更別說李白了。
后來,一位年齡僅僅只有15歲的吳地歌姬騎著小馬來到了李白的身旁,李白更是無法按捺自己浪漫風流的本性,與其花天酒地、向其賣笑追歡。之后寫下了這首云雨詩,句句香艷卻不污:
《對酒》唐·李白
蒲萄酒、金叵羅,吳姬十五細馬馱。
青黛畫眉紅錦靴,道字不正嬌唱歌。
玳瑁筵中懷里醉,芙蓉賬底奈君何!
開篇詩人李白先是對青樓屋里周圍的環境進行了描寫,「蒲萄酒、金叵羅」這兩件東西表明了這周圍的環境有種異域風光的特色,也為后一句的女子出場是吳地歌姬埋下了伏筆。
吳地歌姬的出場非同凡響,小小的駿馬馱著她進了屋,來到了李白的身邊。點明了吳姬的年齡只有十五歲,「細馬馱」則表明了她的身材嬌小。
第二聯的第一句描寫了歌姬的臉和鞋子,充滿了異域風情。第二句則是形容她的歌聲,原是吳姬,說當時的普通話說不清而充滿了嬌滴滴的感覺,反而是因為這樣,更令詩人李白陶醉不已,為下文事情的發生打下了基礎。
尾聯是寫吳姬你在我的懷里醉了,看你在芙蓉的床底能拿我怎麼樣?寫出了喝醉后的吳姬與自己,要開始做正事了,先用醉迷迷的語言挑逗對方。
縱觀全詩,此詩就是李白初下江南體驗到的人生快意,沒有摻雜任何復雜的情緒和思考,就是盡情地享受當下的歡愉,抓緊時間享受其每一分每一秒,有種「人生在世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」之意。